Werbung
LEO

Sie scheinen einen AdBlocker zu verwenden.

Wollen Sie LEO unterstützen?

Dann deaktivieren Sie AdBlock für LEO, spenden Sie oder nutzen Sie LEO Pur!

 
  •  
  • Übersicht

    Sprachlabor

    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

    Betrifft

    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

    Kommentar
    南郭先生每逢吹竽,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乐队里充数,故意作出一副姿态,好像是在吹竽。

    这必须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
    Verfasser Pedroski (655388) 31 Mär. 13, 01:38
    Kommentar
    难道提问者还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仅仅需要把"南郭先生"插入任何浏览器而已。最初搜索结果之间该有http://baike.baidu.com/view/86745.htm
    #1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31 Mär. 13, 04:11
    Kommentar
    Die Frage 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 verstehe ich nicht. Ist '谁' einen Tippfehler von '指'? Dann ja, stimmt. Das ist der Herr Nanguo.
    http://de.tingroom.com/tingli/guangbo/wanhuat...
    #2Verfasser yujian5 (918580) 31 Mär. 13, 12:01
    Kommentar
    讨论"*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想要成为疑问句的词组是否合语法。
    有一些网民想把该问题改成"这个南郭先生是谁,呢(啊)?"
    (甲) 关于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该句子用疑问代词"谁"因此请注意(引用"外国人使用汉语语法")(一)用疑问代词的基本格式是1。主语(疑问代词)-- 谓语。例句:谁回答?什么倒了?2。主语--谓语--宾语(疑问代词)?例句:你买什么?他们在哪儿?3。主语--谓语(疑问代词)?例句:我的发言提纲怎么样?你怎么了?
    (二)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的特点。1。这种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词序完全一样。2。疑问代词放在要求答案的位置上。(三)使用有疑问代词的疑问句的句序要注意的问题。1。汉语里这种疑问句的词序和陈述句完全一样,只要把疑问代词放在要求答案的位置上即可,而不是把疑问代词一律放在句首,这一点要特别注意。2。这种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一般都不能在句尾加"吗"。3。这种句尾常用语气助词"呢"或"啊"。语气比较婉转。
    (乙) 有一些网民想知道是否提问者受到几乎每句都以"是谁"开始的某赞美诗的影响即
    是谁从远处看见认识我
    是谁千万人中题名召我
    是谁为寻找我降生尘世
    是你,主耶稣,唯有你
    是谁从灰尘中抬举了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F9qBxyETAQ )请特别注意每个句的形式为 "是谁+谓语(动词)" 而不是 "是谁+主语(名词)"
    (丙) 讨论中的疑问句可能会提出这钟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动或副词"是"可能放在句首。 关于这个问题请阅读 "汉语水平考试词典"的相关条目:是[义14]表示强调一件事情的真实性或动作的发出者:~人民创造了历史|不是衣服短了,~你长高了|~下雨了不骗你|~谁告诉你的|都~我不好,怪不着别人。
    (丁) 按大多数网民的看法 问题中的"是"不是为表示强调而使用。实际上提问者好像仅仅误置了动词"是"(按照德语疑问中的倒位是不是?)
    #3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01 Apr. 13, 18:18
    Kommentar
    还有一些网民觉得如果把讨论中的疑问句略微改订成"是谁(啊),这个南郭先生?"就可以吧,特别是如果这家伙(南郭先生)以前已经提到了。这样做符合两个看法即,第一(引用"外国人使用汉语语法"第五节, 无主句)无主句的语法特点(一)这种句子的结构可以是动宾词组等。(二)主语是补不出或不必说出的。第二,再三考虑主语可以加在后面。究竟只需要把个逗号放在"是谁"后边(或者把"谁"和以后的"这",两个字隔开一点,暗示说话中稍微停顿)而把语气助词"吗"删除去,就够了。考虑到上述的话提问者很可能觉得其问题是被误解的而汉语知识也被低估了,因而完全有权利叫屈。
    #4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03 Apr. 13, 07:28
    Kommentar
    还有一些网民觉得第三四回复根本不回答第二回复中提出的异议
    即,'谁'是'指'的打印错误吗?(或者说'谁'是个讹字必须改成 '指'吗?) 第二回复好像不反对词序的倒位(用"是(指)在句首即在主语"这个南郭先生"的前边)。 所以按照第二回复"这个南郭先生是谁?"好象同样是了解不到的(不符合汉语语法?),与其说"这个南郭先生是谁?"不如说"这个南郭先生指谁?"
    按第二回复的看法,与其问到"某某先生是谁?"好象不如问"某某先生指谁?"
    #5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05 Apr. 13, 07:55
    Kommentar
    第五回复似乎仍然错过第二回复的意义。第二回复不是建议用"指"取代"是"而是建议用"指"代替"谁", 就是说把整个问题改变成"(*)是指这个南郭先生吗?"。目前缺乏透明度(不符合语法)的疑问句好像是句尾的语气助词"吗"而不是疑问代词"谁"所需要的"呢"而引起来的。
    正如上面已经指出那样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一般都不能在句尾加"吗"。请注意(引用"外国人使用汉语语法")用"吗"的疑问句的定义:在陈述句(肯定或否定形式)句尾加上表示疑问语气助词"吗"表示问话人希望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复的疑问句就叫用"吗"的疑问句。当然(*)这个词组似乎仍然未完成。读者们好像很想知道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是什么意思。其实也许如果(*)第一回复以后出现的话就可能会有意义。
    #6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05 Apr. 13, 19:49
    Kommentar
    “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 只是一个例子我不好的中文。

    我要问问: 南郭先生是谁?(现在知道) 你们说“是谁这个‘南郭先生’吗?“看不懂了吗?
    #7Verfasser Pedroski (655388) 06 Apr. 13, 01:08
    Kommentar
    发起第3至6回复的网民真太愚钝了。情况似乎这样,如果按照第二回复把讨论中的问题改变成"是指这个南郭先生吗"?的话,修订疑问句就缺乏个主语就是说是个无主句。既然这样主语应该从在前的句辨认出来即"一个古老的故事"。可能的回复就应该是肯定的。当然给予的回复也可能提供补充与该"古老的故事"相关的参考文章。
    #8Verfasser nutzer31 (738141) 06 Apr. 13, 06:01
    Kommentar
    ree_0 hat es richtig geklärt. Man fragt normalerweise, "这个南郭先生是谁(呢)(啊)?". Wer ist (also) der Herr Nanguo?

    In einem Fragesatz wird die Wortstellung nicht geändert. Sie bleibt wie in einem Aussagesatz.

    南郭先生是个冒牌货。 =》 南郭先生是谁?
    Herr Nanguo ist ein Fälscher =》 Wer ist Herr Nanguo?
    那个坐在前排的是南郭先生。 =》 谁(哪个)是南郭先生?
    Derjenige der vorne sitzt ist Herr Nanguo => Wer(Welcher) ist Herr Nanguo?

    "吗" bedeutet eher wie "ja oder nein?", und wird nur in einer Ja/nein-Frage verwendet. In einem Fragesatz mit Fragewort passt "吗" nicht ein.
    #9Verfasser yujian5 (918580) 09 Apr. 13, 10:30
    Kommentar
    Also, ich kann verstehen. dieser 南郭先生 war wirklich nicht einer wichtige Mann in der Geschichte.Er ist bekannt nur fuer dieser ruhmlosen Story. Wenn man ueber 南郭先生 spricht,meinet mann nur diese Story und ein unehrliche Mann.
    #10Verfassergenaunow (889355) 22 Apr. 13, 10:13
     
  •  
  •  
  •  
  •  
  •  
  
 
 
 
 
 ­ automatisch zu ­ ­ umgewand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