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 / 新興國:
新興國
注 音ㄒㄧㄣ ㄒㄧㄥ ㄍㄨㄛˊ
漢語拼音xīn xīng guó
釋 義
新建立或新崛起的國家。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
新兴国, 新兴市场国家:
亚开行:亚洲新兴国明年GDP增5.3%
[...]
据日本经济新闻今天报道说,亚开行预测亚洲新兴国2022年GDP增5.3%。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指的是亚太地区的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的GDP实现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规模巨大的中国等的出口和消费持续改善。
[...]
https://www.rfi.fr/cn/%E6%94%BF%E6%B2%BB/2021...
新工业化国家 vs. 新兴工业化国家
新工业化国家:
Ungefähr 1.490 Ergebnisse (0,38 Sekunden)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22%E6%96%B0%...
新兴工业化国家 / 新興工業化國家 - das Schwellenland
Ungefähr 33.800 Ergebnisse (0,40 Sekunden)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22%E6%96%B0%...
新兴工业化国家, 半工业化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英语: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缩写NIC、NICs)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新兴工业化国家”、“半工业化国家”,这一定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的。总的说来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当时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现都已被联合国归为发达国家,而当前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的发展中经济体,例如亚洲的中国、印度、伊朗、泰国和马来西亚;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巴西;欧洲的俄罗斯等。
中文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外文名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
别 名
半工业化国家
举 例
中国、印度
产生时间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来 源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
经济特征
第一,20多年来,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20世纪70年代超过日本5%的增长率;
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特别是工农业结构变化显著,工业比重超过农业;
第三,在出口总额中制成品的比重增加,摆脱了一半发展中国家依靠初级产品的局面。但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仍不平等,许多生产需要的中间产品和机械设备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一些制成品生产上,只是发达国家的装配加工工厂。由于引进大量外国资本,负有巨额外债,还本付息的数额很大。当然,上述特征也只是反映了新兴工业化国家,随着经济结构的整形,迅速妥善的处理好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走向无外债或外债率较低的健康的轨道。比如“亚洲四小龙发展模式”,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1-2]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85%...
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NIC)这一类别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适用于世界上若干国家的社会经济学分类。
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那些经济上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初期的或者正在进行中的工业化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当中,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社会的大变动是乡村的农业人口迁移到城市,制造业和工厂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劳工。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96%B0%E8%8...
新兴工业化国家, 半工业化国家, 半发达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称NICs),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半发达国家”、“半工业化国家”,这一定名是在70年代末期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的。总的说来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 。
[...]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96%B0%E5%85%...
Schwellenland
Ein Schwellenland ist ein Staat, der traditionell noch zu den Entwicklungsländern gezählt wird, aber nicht mehr deren typische Merkmale aufweist. Deshalb wird ein solches Land begrifflich von den Entwicklungsländern getrennt.
Der englischsprachige Begriff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1] entstand in den 1970er Jahren und bezog sich ursprünglich auf die asiatischen Tigerstaaten. Gelegentlich wird ein solches Land auch als „take-off country“ bezeichnet, da es die typischen Strukturmerkmale eines Entwicklungslandes überwunden hat und im Begriff ist, sich von dieser Gruppe abzuheben.
Ein Schwellenland befindet sich nach dieser Definition am Anfang oder in einem fortgeschrittenen Prozess der Industrialisierung, gemessen an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sindikatoren. In diesem Stadium ist ein Schwellenland durch einen weitgehenden Umbau der Wirtschaftsstrukturen gekennzeichnet, der von der Agrarwirtschaft zur Industrialisierung führt. Schwellenländer sind meist geprägt durch einen starken Gegensatz zwischen Arm und Reich. Unterschiede zwischen konservativen Kräften und Parteien, die eine Modernisierung erreichen wollen, führen oft zu Spannungen.
Auch im deutschen Sprachraum wird als Kennzeichen der Schwellenländer meist die rasche Industrialisierung genannt. Doch sind ihre ökonomischen Strukturen in einigen Fällen nicht mehr durch die Dominanz der Industrieproduktion, sondern durch stark wachsende Dienstleistungssektoren gekennzeichnet. Daher gibt es heute korrektere Langbezeichnungen wie important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wichtige industrialisierte und sich entwickelnde Volkswirtschaften).
Bisher hat noch kein Schwellenland den Status eines Industrielandes ohne tiefgreifende Finanzkrise erreicht.
Die sozialen Entwicklungsindikatoren der Schwellenländer wie Alphabetisierungsrate, Säuglingssterblichkeit, Entwicklung einer Zivilgesellschaft oder Schutz der Umwelt hinken den wirtschaftlichen Fortschritten oft hinterher, doch steigt die Lebenserwartung infolge verbesserten Zugangs zu medizinischen Versorgung.[2]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chwellenland
Schwellenland
Worttrennung Schwel-len-land
Wortzerlegung Schwelle Land
Duden, GWDS, 1999
Bedeutung
Entwicklungsland, das sich durch seinen technischen Fortschritt dem Stand eines Industriestaates nähert
www.openthesaurus.de (02/2022)
Thesaurus
Synonymgruppe
Land im Übergang (vom Entwicklungsland) zum Industrieland ● Schwellenland Hauptform
[...]
https://www.dwds.de/wb/Schwellenland
兴国:
兴国(興國)
拼音 xīng guó
注音 ㄒㄧㄥ ㄍㄨㄛˊ
词语解释网络解释网友讨论
兴国 词语解释
解释
1.振兴国家。 2.兴盛的国家。 3.剑名。
[...]
兴国安邦 / 興國安邦:
興國安邦
注 音 ㄒㄧㄥ ㄍㄨㄛˊ ㄢ ㄅㄤ
漢語拼音 xīng guó ān bāng
釋 義 振興國家,使安定鞏固。
如:「全體國民皆擁護政府,安守本分,才是興國安邦之道。」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
興國安邦(兴国安邦)
拼音 xīng guó ān bāng
注音 ㄒㄧㄥ ㄍㄨㄛˊ ㄢ ㄅㄤ
词语解释网友讨论
興國安邦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兴国安邦xīng guó ān bāngㄒㄧㄥ ㄍㄨㄛˊ ㄢ ㄅㄤ
- 振兴国家,使安定巩固。
- 如:「全体国民皆拥护政府,安守本分,才是兴国安邦之道。」
https://www.zdic.net/hans/%E8%88%88%E5%9C%8B%...
经济体 / 經濟體, 经济体系 / 經濟體系, 新兴经济体 / 新興經濟體:
经济体(economy)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经济体可以指一个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或地区内的国家群体,如欧盟、东盟等。
中文名
经济体
外文名
economy
类 别
世界经济、新兴经济
性 质
社会经济制度
简介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目前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几个主要经济体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因为中国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所以这些经济体之间的排名经常发生变动。而排名也是依据经济体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确定的。
经济体内部出现经济问题或困难时,常常采取统一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共度时艰。例如欧盟,在希腊危机中的措施。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关系,近年来由G7+1演化成G20的过程也显示了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对话,而且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也将会越来越顺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当今世界是高度相互依赖,而且依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2011年8月17日报道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则是17.6万亿美元,中国在2014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F%E6%B5%...
经济体系 / 經濟體系:
一群经济个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关系,如礼物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中个体间的通货可以互相兑换,任一个体的变动都会对总体造成影响,如欧盟即是一个经济体系。世界上有很多经济体系,像东盟未来可能也会成为经济体系。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BB%8F%E6%B...
Wirtschaftssystem:
Wirtschaftssystem bezeichnet die Ordnung der Gesamtheit des Wirtschaftslebens in einem Land (Volkswirtschaft). Im Mittelpunkt steht die Koordination der Einzelpläne der privaten und öffentlichen Wirtschaftssubjekte, insbesondere welche Güter in quantitativer, qualitativer, räumlicher und zeitlicher Beziehung produziert werden, welche Arbeitskräfte und Produktionsmittel an welcher Stelle des Wirtschaftsprozesses eingesetzt werden und wie die Ergebnisse verteilt werden.[1]
Hinsichtlich der Entwicklung von Wirtschaftssystemen bestehen zwei konträre Denkstile. Zum einen wird sie auf geschichtliche Gesetzmäßigkeiten zurückgeführt; von Walter Eucken wurde dies als Denken in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en bezeichnet.[2] So wurde der Begriff Wirtschaftssystem ursprünglich von Werner Sombart eingeführt und war auf wirtschaftsgeschichtliche und wirtschaftssoziologische Entwicklungen ausgerichtet.[3] Zum anderen wird die Entwicklung von Wirtschaftssystemen als das Ergebnis politischer Entscheidungen betrachtet; Eucken bezeichnete dies als Denken in Ordnungen.[4]
Der Begriff wird uneinheitlich verwendet, insbesondere in Abgrenzung zum Begriff Wirtschaftsordnung. Häufig werden diese Begriffe synonym verwendet. Einige Autoren verstehen in Anlehnung an Walter Eucken unter einem Wirtschaftssystem eine idealtypische Modellkonstruktion, während der Begriff Wirtschaftsordnung eine reale Volkswirtschaft oder eine realtypische Modellkonstruktion bezeichnet.[3][5][6]
Nach dem systemtheoretischen Ansatz bildet das Wirtschaftssystem den analytischen Oberbegriff, welcher den von den Menschen in ihrer Eigenschaft als Produzenten und Konsumenten geformten Wirtschaftsprozess beschreibt. Der Wirtschaftsprozess wiederum wird einerseits geformt durch die Wirtschaftsordnung, also der gesetzlich geschaffenen Wirtschaftsverfassung und der gewachsenen kulturellen und sittlich-moralischen Ordnung, und andererseits durch die Wirtschaftsfaktoren (die vorhandene Ressourcen, Humankapital etc.).[7] Jegliches System kann langfristig nur stabil sein, wenn die größeren Systeme, deren Teil es ist, ebenfalls stabil sind. Insofern hängt die Stabilität von Wirtschaftssystemen vor allem von stabilen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und intakten Ökosystemen ab.[8]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Wirtschaftssystem
新兴经济体 / 新興經濟體, 新兴市场 / 新興市場,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也称“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菲律宾、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埃及、阿根廷、波兰、匈牙利、马来西亚等“新钻”国家。
中文名
新兴经济体
定 义
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
成 为
新兴的经济实体
包 括
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
简介
关于新兴经济体,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也称“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印、俄、巴西GDP总量均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中国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据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2008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上,中国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998年只有一家入围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已分别有5家上榜。
基于新兴经济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之际,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
现实困难
有些分析家认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想要独善其身,着实困难。大部分国家所遭遇的处境则十分相似,外资撤退,本币贬值,还债压力增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韩元与2007年相比贬值近30%,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
俄罗斯也似乎将要告别“黄金十年”,由于金融风暴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下滑影响,股市急转直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市值蒸发近2/3。同时受俄格争端的影响,外国资本自8月开始外流,到10月初为止,银行系统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储备损失了近400亿美元。
中东欧在2007年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中东欧,而且大部分是以银行债务为基础的金融产品。金融危机使得外资大量抽逃,乌克兰的股市市值跌落了7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表示,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显著,新兴经济体增速迅速减缓。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85%...
金砖国家 / 金磚國家,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世界新兴市场。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建立,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政治指引和强大动力。多年来,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2017年12月,金砖国家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2] 。
2021年9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 [24]
中文名
金砖国家
外文名
BRICS
成立日
2009年6月16日
成员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领导人
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纳伦德拉·莫迪、习近平、马塔梅拉·西里尔·拉马福萨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91%E7%A0%...
金砖国家 / 金磚國家, 金砖五国 / 金磚五國, 金砖四国 / 金磚四國,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英语:BRIC),现指金砖五国(英语:BRICS),是指五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分别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非。“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价增产率为10.7%。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由于金砖国家人口和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并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组织中国家的共同点为领土面积大、人口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被认为有一定甚至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可以说在可见的未来里,这个组织或者组织中某个或多个国家会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领导全球经济。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87%91%E7%A...
BRICS-Staaten, BRIC-Staaten:
Die BRICS-Staaten sind eine Vereinigung aufstrebender Volkswirtschaften. Die Abkürzung „BRICS“ steht für die Anfangsbuchstaben der fünf zugehörigen Staaten Brasilien, Russland, Indien, China und Südafrika – maßgebend waren die Anfangsbuchstaben der englischsprachigen Bezeichnungen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und South Africa. Die Zusammensetzung ist fast identisch mit der der O5-Staaten, zu denen Mexiko anstatt Russland gezählt wird.
Geschichte:
Die Abkürzung BRIC wurde von Jim O’Neill, Chefvolkswirt der Großbank Goldman Sachs, geprägt, welcher sie in einer Reihe von Veröffentlichungen verwendete, zuerst Ende 2001.[1] Diese Schwellenländer hatten über einen längeren Zeitraum jährliche Zuwachsraten der Wirtschaftsleistung von 5 bis 10 %. Von O’Neill stammt auch die Idee der Next Eleven als „Nachfolger“ der BRICS-Staaten.
Am 23. Dezember 2010 erhielt Südafrika offiziell durch den BRIC-Staat China nach Rücksprache mit den anderen Staaten eine Einladung zu dieser Gruppierung.[2] Am 14. April 2011 nahm Südafrika erstmals als Mitglied am jährlichen Treffen der Staatengruppe teil, die sich seither BRICS nennt.[3]
Aufgrund der wirtschaftlichen Stagnation in den Industrienationen wandte sich das Augenmerk der Investoren auf die BRICS-Staaten, so dass vermehrt Finanzprodukte auf diese emittiert wurden, z. B. Fonds und Zertifikate, und zwar nicht zuletzt von Goldman Sachs, den „Erfindern“ der BRICS-Staaten.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BRICS-Staaten
金砖:
金砖(金磚)
拼音 jīn zhuān
注音 ㄐㄧㄣ ㄓㄨㄢ
金砖 词语解释
解释
熔铸而成的黄金块。
https://www.zdic.net/hans/%E9%87%91%E7%A0%96
金砖可以指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87%91%E7%A0%96
新兴市场 / 新興市場,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新兴市场(英语:Emerging Markets)或称新兴经济体,是一个相对于西欧、北美、日本、新西兰、澳洲等这类“成熟市场”国家而言,人均年收入处于中下等水平,资本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价值只占GDP很小部分,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或地区[1],但是这些国家却拥有成为成熟市场国家的潜力和部分条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及一定程度上规范的商业市场机制。
国家列表
列出一个十分精确的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名单并不是那么容易,目前最好的指南主要是一些投资信息资源如《全球新兴市场商业资讯》,《经济学人》或者市场指数专家(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虽然,这些资源消息灵通并提供中立的信息,但是投资信息资源的本质性质仍旧可能会引起两个问题。一个是内容的史实性;一些国家通过发展已经越过新兴市场阶段,但出于连续性的考虑这些国家仍旧列于市场索引之内。这方面的例子如韩国和捷克共和国。二是制作索引时固有的简化问题;小国家,或是市场流动性有限的国家通常不被考虑在内,替而代之的是他们较大的邻国。一些潜在的规模较小的新兴市场没有被列出来,包括:欧洲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多米尼加、乌拉圭和委内瑞拉。中东的沙特阿拉伯。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96%B0%E5%8...
新兴市场 / 新興市場,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金砖五国 / 金磚五國:
新兴市场 (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能源市场)
新兴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较高、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美国商务部1994年研究报告把中国经济区、印度、东盟诸国、韩国、土耳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波兰和南非列为新兴大市场。2009年摩根斯坦利新兴市场指数列出了以下21个国家(地区)作为新兴市场来进行统计:巴西、智利、中国大陆、哥伦比亚、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摩洛哥、秘鲁、菲律宾、波兰、俄罗斯、南非、泰国、土耳其。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出的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名单与此相似。其中,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五个新兴市场被称为“金砖五国”。 [1]
中文名
新兴市场
外文名
Emerging Markets
特 征
劳动力成本低,天然资源丰富
对 象
发展中国家
定 义
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能源市场
作 用
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简介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能源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
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和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市场。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85%...
新兴市场 / 新興市場, 新兴市场国家 / 新興市場國家: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新兴市场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中下等水平,资本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价值只占GDP很小部分,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或地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
当今所说的新兴市场国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兴起的。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与过去历次相比大不相同。它们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拉美各大洲以及东欧、中亚、中东等各地区,且都是各地区的主要国家和各自地区经济组织的核心成员,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南非、越南、土耳其等150个国家。
相对而言,成熟市场(Developed Markets)则是指高收人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即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34个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欧盟17个成员国。
[...]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96%B0%E5%85%...
Schwellenmarkt:
Ein Schwellenmarkt (englisch emerging market) ist der Markt eines Schwellenlandes. Da weltweit Märkte ganz überwiegend national organisiert sind, sind die Begriffe Schwellenmarkt und Schwellenland bedeutungsähnlich und werden oft synonym verwendet.
Investitionen in Schwellenmärkte gelten als riskant, da insbesondere das Risiko einer direkten Verstaatlichung oder indirekten Enteignung – im Gegensatz zu Investitionen in Länder der OWZE – als hoch angesehen wird. Die Entwicklung der Aktienmärkte in Schwellenländern wird mit Indizes wie dem MSCI Emerging Markets abgebildet.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chwellenmarkt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经合组织 / 經合組織: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法语: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8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成员国总数38个,总部设在巴黎。
中文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外文名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英语) [16]
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法语) [17]
简 称
经合组织(OECD)
组织总部
法国巴黎
成立时间
1961年9月30日
成员国数
38个
秘书长
安赫尔•古里亚
官方语言
英语、法语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
宗旨
经合组织的宗旨: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帮助成员国政府制定和协调有关政策,以提高各成员国的生活水准,保持财政的相对稳定;鼓励和协调成员国为援助发展中国家作出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状况,促进非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1]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F%E6%B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英语: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全球37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米埃特堡。
历史沿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身是1947年由美国和加拿大发起,成立于1948年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帮助执行致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后来其成员国逐渐扩展到非欧洲国家。1961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改名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BB%8F%E6%B...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经合组织 / 經合組織: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英語: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全球37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米埃特堡。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B%8F%E6%B...
Organisation für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 und Entwicklung
Die Organisation für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 und Entwicklung (OWZE;[2] englisch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französisch 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 OCDE) ist eine 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mit 38 Mitgliedstaaten, die sich der Demokratie und Marktwirtschaft verpflichtet fühlen. Die meisten Mitglieder gehören zu den Ländern mit hohem Pro-Kopf-Einkommen und gelten als entwickelte Länder. Sitz der Organisation und ihrer Vorgängerorganisation, der Organisation für europäische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 (englisch Organis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EC) ist seit 1949 Schloss La Muette in Paris.[3]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Organisation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