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窩窩 / 艾窝窝:
用熟糯米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也作爱窝窝。
-----------------
国语辞典
艾窝窝ài wō woㄞˋ ㄨㄛ ˙ㄨㄛ
- 用糯米、艾粉加糖馅制成的食品。
- 《金瓶梅.第七回》:「妇人与了他一块糖,十个艾窝窝,千恩万谢出门。」
[...]
百度百科
艾窝窝
艾窝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北京风味小吃,颇受大众喜爱。主要食材是糯米粉(江米)、面粉做外皮,其内包的馅料富有变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美观、喜庆。因其皮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窝窝。
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另外一种传说是艾窝窝来自于维吾尔族,与乾隆的宠妃香妃有关。艾窝窝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因糯米较难消化,脾胃虚弱者宜适量食用。
https://www.zdic.net/hans/%E8%89%BE%E7%AA%9D%...
艾窩窩是北京的一種傳統清真甜點小吃。
現盛訛傳其出處於清朝乾隆帝香妃前夫艾買提,做出這祖傳回民糯米糰子點心,藉此與香妃暗通信息。實際上早於明朝萬曆年間,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曾記載:「以糯米飯夾芝麻糖為涼糕,丸而餡之稱為窩窩。」艾窩窩傳統上由回民餐館製作出售,上市時間為春節前後至夏末秋初。[1]明代章回小說《金瓶梅》亦曾有記載當時一種流行小食「"愛"窩窩」。後世著的《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形容艾窩窩作:「白粉江米入蒸鍋,雜錦餡兒粉麵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
成品艾窩窩外觀球狀,顏色潔白類似雪球。其製作方法是以糯米飯搓入蒸過的熟麵粉晾涼後,按扁為皮;包裹白糖、芝麻、核桃仁、瓜子仁、青梅、山楂糕等混合成的餡,但是餡料沒有硬性準則。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89%BE%E7%A...
艾窝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北京风味小吃,颇受大众喜爱。制作时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粉(江米)和面粉制成的外皮。其内包的馅料富有变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美观、喜庆。因其皮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窝窝。
艾窝窝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因糯米较难消化,脾胃虚弱者宜适量食用。
《北京传统文化便览》记载:艾窝窝为“北京一种清真风味小吃。色雪白,球状,质粘软,味甜香,因明代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窝窝’,后传入民间,脱衍为‘艾窝窝’了。”
中文名
艾窝窝
别 名
江米糕
主要原料
江米,白糖,芝麻,核桃,山楂糕,糯米,面粉
是否含防腐剂
否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B1,钙,磷,鉄
主要食用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适宜人群
老少咸宜
副作用
无
储藏方法
低温干燥
口 味
香甜
制作方式
主要用蒸制的方法
名词
【词目】:艾窝窝
【别名】:爱窝窝
【类别】:食品类词汇
【读音】:ài wō wō
【注音】:[ㄞˋ] [ㄨㄛ] [ㄨㄛ]
【轻音】:后一个“窝”为轻声
【儿化】:无儿化音
【英译】:Aiwowo (Steamed Rice Cakes with Sweet Stuffing)
【词性】:名词
【用法】:做主语、宾语
【释义】:用熟糯米做成的球型食品,有馅。
【示例】:铁哥做的艾窝窝真好吃。
【相关内容】: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甜食。中包馅儿,搓成球状,蒸熟,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
【引证解释】:《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妇人安排酒饭,与薛嫂儿正吃着,只见他姑娘家使了小廝安童 ,盒子里跨着乡里来的四块黄米面枣儿糕,两块糖,几个艾窝窝。”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E%E7%AA%...
Aiwowo:
Aiwowo (chinesisch 艾窩窩 / 艾窝窝, ugs. auch 愛窩窩 / 爱窝窝, àiwōwo) ist ein kalter süßer Imbiss aus der Peking-Küche in China. Es handelt sich um Klößchen aus gedämpftem Klebreis mit einer süßen Füllung aus der Küche der Hui-Chinesen.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Aiwowo
艾納香 - Blumea balsamifera:
艾納香(學名:Blumea balsamifera)是菊科艾納香屬的植物。別名「大艾」、「大風艾」(廣西)。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及台灣,東南亞。此植物為提取冰片的原料,故有冰片艾之稱。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7%BA...
艾納香(學名:Blumea balsamifera(L.)DC.),是菊科艾納香屬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莖粗壯,直立,高1-3米;下部葉寬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具柄,柄兩側有3-5對狹線形的附屬物;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無柄或有短柄,柄的兩側常有1-3對狹線形的附屬物;頭狀花序多數,總苞鐘形,花托蜂窩狀,徑2-3毫米,無毛。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兩性花較少數,花冠管狀;瘦果圓柱形,被密柔毛。冠毛紅褐色,糙毛狀。花期幾乎全年,主要採用無性繁殖。
分佈於雲南、貴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生於海拔600-1000米的林緣、林下、河牀谷地或草地上。
艾納香全草入藥,可發汗祛痰,治療食傷、霍亂、中暑、胸腹疼痛等。是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新鮮莖葉經提取加工可製成艾片(左旋龍腦)。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1] )
別 名
大風艾、牛耳艾、大風葉、紫再楓、再風艾等
中文學名
艾納香
拉丁學名
Blumea balsamifera (L.)DC.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族
旋覆花族
屬
艾納香屬
種
艾納香
分佈區域
雲南、貴州、印度等
命名者
Linn.DC,1836
[...]
https://baike.baidu.hk/item/%E8%89%BE%E7%B4%8...
艾納香
Balsamiferous Blumea,Balsam Blumea‧
學名: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var. microcephala Kitam.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var. microcephala Kitamura
Conyza balsamifera L.‧
科名:菊科(Asteraceae)艾納香屬(Blumea)‧
別名:
艾納香,大風草、大楓草、大丁癀、大黃草(左列為台灣習用名稱);白手龍腦,蓋手香、三稔草、楓草;大風艾,大風葉,牛耳艾,冰片艾,冰片葉,再風艾,大艾,大骨風、真金草,土冰片,艾粉,葉下香,山大艾‧
原產地:
亞洲熱帶之中國大陸西南部、海南島,馬來西亞,印度。‧
分佈:
栽培或野生。多生於園邊、路旁或山坡的灌木叢中。性喜溫暖氣候,耐乾旱,適宜於酸性土壤生長,耐瘠薄,故一般比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地都能種植。‧
用途: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 DC.),以根、嫩枝、葉入藥。艾納香為精製艾片(天然左旋龍腦,即冰片)的原料。藥用:性味:葉及嫩枝:辛、苦、溫;根:辛、溫;葉的加工品:甘、苦、涼。效用:葉及嫩枝:袪風消腫,溫中活血,殺蟲。治寒濕瀉痢,感冒,風溼,跌打,瘡癤,濕疹,皮炎;根:袪風消腫,活血散瘀。治風溼,跌打;葉的加工品:通竅;葉的加工品:散熱;葉的加工品:明目;葉的加工品:止痛。治熱病神昏;葉的加工品:驚癇痰迷;葉的加工品:目赤紅痛;葉的加工品:急性乳蛾;葉的加工品:口瘡;葉的加工品:癰瘡;葉的加工品:黴菌性陰道炎;葉的加工品:燒傷。
[...]
http://kplant.biodiv.tw/%E8%89%BE%E7%B4%8D%E9...
艾納香:
http://hkcww.org/hkplant/readid.php?id=1470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Büffelohr
https://identify.plantnet.org/de/the-plant-li...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 syn.Conyza balsamifera L. (basionym); Placus balsamifer (L.) Baill. - Asteraceae
sambong, buffalo-ear, ngai camphor, Büffelohr
http://tinkturenpresse.de/doku.php?id=blumea_...
Blumea balsamifera
(29 relevante Ergebnisse)
https://www.etsy.com/de/market/blumea_balsamifera
Sembung, auch: Sambong - wiss. Blumea balsamifera (selten)
https://www.etsy.com/de/listing/1112844655/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