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猝死症 / 婴儿猝死症: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AC%B0%E5%8...
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cot death, crib death,簡稱SIDS),是指嬰兒在一歲之前突然無預期死亡的現象[1],且在死後進行驗屍與詳細現場調查後仍找不出死因的情形下才能判定為此症[4]。通常嬰兒猝死症通常多發生於睡眠期[2],發生時段多為0時至9時之間[8],通常並無證據顯示死前有掙扎或發出聲音的情況[9]。
造成嬰兒猝死的確切原因仍不清楚[3],目前認為可能是嬰兒原本的體質與易感性、一段時間的疾病發展、以及環境壓力源等多重因子共同造成的結果[2][3]。所謂的環境壓力源,包括了趴睡、側睡、保溫箱溫度過高等環境過度加溫、暴露在吸煙環境中[3]。有時嬰兒與父母親同睡時也有可能會不小心被壓到而導致窒息[2]。另外,早產嬰兒也較易產生嬰兒猝死症[7]。嬰兒突然且非預期死亡(sudden and unexpected infant deaths, SUIDS)的個案中,有80%可歸因於嬰兒猝死症,剩下則包括感染、遺傳性疾病、心臟疾病;至於蓄意使嬰兒窒息的虐待兒童行為而誤以為是嬰兒猝死症的案例則不多,約小於5%[2]。
最有效避免嬰兒猝死症的方式是讓小於一歲的嬰兒以仰姿睡眠[7],其他的措施包括用質地較硬的床墊,嬰兒睡眠時靠近照顧者,但兩人需有物品隔開、床上沒有鬆動的物品、睡眠環境維持較低的溫度、使用奶嘴、避免暴露在香煙的污染下[5]。母乳餵養及預防接種可能也有幫助[6][5],至於嬰兒定位裝置、嬰兒監視器及風扇的幫助不大[6][5]。當家庭出現嬰兒猝死症時,由於其事發突然,沒有證人,而且常常伴隨着事件的調查,因此家人的情感支持及悲痛處理非常重要[2]。
在發達國家中,嬰兒猝死症的比例從0.1至1%不等[2],2011年,美國1歲以前嬰兒的死亡案例中,嬰兒猝死症排名第3名[10]。嬰兒猝死症是1個月至1歲之間的嬰兒最常見的死因[7],約90%的案例發現在6個月之前,最常見的是在2-4個月之間[7][2]。男嬰出現嬰兒猝死症的比例比女嬰要高[7]。自1990年起,嬰兒猝死症的比例降到原來的50%以下,不過部份原因可能是被其他的診斷結果替代[2]。
[...]
嬰兒猝死綜合徵 / 婴儿猝死综合征, 新生兒意外猝死 / 新生儿意外猝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9%B4%E5%84%...
婴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系指引起婴幼儿突然死亡的症候群,本病根据患儿健康状态及既往病史完全不能预知,且常规病理解剖也不能发现明显的致死原因。婴儿猝死综合征是2周~1岁婴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该年龄组死亡率的30%。发病率一般为1‰~2‰,其分布是全世界性的,发病高峰为生后2~4个月,一般半夜至清晨发病为多,几乎所有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死亡发生在婴儿睡眠中,常见于秋季、冬季和早春时分。
别名
新生儿意外猝死
外文名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就诊科室
儿科
多发群体
2周~1岁婴儿
病因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虽然大多数是由于心肺神经控制机制障碍,但是引起死亡的功能障碍可能仅是间断的或暂时的,并可能包含多种机制。已注意到小于5%的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病例在死亡前有较长时间呼吸暂停的发作。许多研究将俯卧睡眠与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高危因素相联系。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软床(羊毛),小床床垫,房内吸烟和过热的环境。
检查
婴儿猝死综合征患儿很难于生前进行诊断,在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如有可能主要应作以下有关检查:血液电解质浓度、血糖、动脉血血气分析、肝功能、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心脏B型超声波检查、脑电图及头部CT检查等。婴儿猝死综合征一般须经病理解剖方能确定诊断。病理学检查的意义在于探讨突然猝死的原因,以确立预防对策。
治疗
本病征的治疗主要是指高危儿和曾有过呼吸停止或曾发生过SIDS而被及时抢救过来的婴儿(有称为“几近死亡儿”)的治疗和监护。
1.监测
对于SIDS的预防常强调心肺监护,心肺监护仪是有效的监护手段。监护仪常连接报警仪,当婴儿心率降至80次/分钟以下或呼吸暂停时间超过20秒时就会自动报警。使用家庭监护的标准是:①患儿曾经有过呼吸暂停或发绀发作;②家族中有过SIDS患儿或“几近死亡儿”;③家族和医生精神都十分紧张。
2.药物治疗
茶碱治疗指征是6小时内中枢性呼吸暂停长于15秒,频发中枢性呼吸暂停(间隙短于15秒),伴心动过缓睡眠的10%以上时间为周期性呼吸。
预防
1.仰卧睡觉
从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婴儿猝死综合征联合会等共同发起“仰卧睡觉”运动以来,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已经下降了40%。
2.孕期要注意自己和胎儿的保健
为了保证婴儿的健康,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风险,需要注意孕期保健和营养。
3.别让婴儿吸二手烟
让婴儿周围的空气无论在家里、在车上和在其他环境中都是无烟的。
4.仔细挑选婴儿的床上用品
让婴儿睡在稳固、平坦的床垫上,不要用枕头,床单要能绷紧床垫,不能松松垮垮。也不要在婴儿的床上放绒毛玩具或其他软的东西。
5.避免婴儿过热
要避免婴儿睡觉时过热,不要把他包得太紧,不要用毯子把婴儿的头盖住。
6.避免接触传染源
婴儿猝死有时和呼吸或肠胃感染一并发生。要尽可能避免婴儿接触患者。
[...]
嬰兒猝死症候群 / 婴儿猝死症候群, 摇床死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9%B4%E5%84%...
所谓‘婴儿猝死症候群’,其定义为:“一岁以下婴儿突然死亡,且经过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过程并检视临床病史等详细调查后仍未能找到死因者。”。主要发生在一个月至一岁的婴儿,而以2~3个月大时为发生猝死的高峰期。一直以来,医界一直在寻找婴儿猝死症候群的真正原因。1980年代始于荷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趴睡是婴儿猝死症候群的的危险因素之一。
简介
婴儿猝死症候群
又称摇床死亡
即指婴儿突然意外死亡,而临床和尸检都找不到充分原因的一种临床现象,属医科范畴,不是妖鬼文学类..
它的典型表现是母亲将外观健康的婴儿放在床上,夜间或次日清晨发现婴儿已经死亡。
目前有几个原因可能与此有关,但官方或专业机构组织均先将其列为推测
推测
现代的几种理论推测是:
1 呼吸不规律的发作时间异常的拖延(这种情况本身就多发于许多新生儿或未熟儿身上),结果导致呼吸暂停。。。
2 少量胃内容物被吸入呼吸道,引起过分强烈的神经压力。。
3喉下结构暂时闭合,导致气道梗阻。。
4对呼吸道内细菌的毒素(这里指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那些)的防御能力减弱。。
5环境过冷或盖被子盖太厚了,导致体温调节故障。。
概述
婴儿猝死症候群,在过去一向是个神秘难解的疾病,看似健康的婴儿在无预期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不但对父母是哀痛逾恒的打击,更容易引起责难与纠纷。虽然‘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发生率已逐年下降,但目前仍然是一岁以下婴儿死亡的首因
描述
婴儿猝死症候群是一个由基因及环境因子共同影响而造成的复杂疾病。环境因子包括来自母亲及婴儿所处环境的危险因素;而来自母亲的危险因子中,又以母亲在怀孕时抽烟及使用非法药物影响最为重大。母亲在怀孕时抽烟、酗酒或使用非法药物,都会使其婴儿发生猝死的机率增加数倍。而和婴儿有关的危险因子中,最重要的便是睡姿,目前已知,仰睡的确可以减少婴儿猝死发生的机率,由东方国家的婴儿其发生猝死的机率远较西方国家低,以及自从推广仰睡运动以来,欧美国家的婴儿猝死发生率也逐年下降可得到证明。虽然趴睡和婴儿猝死相关的致病机转尚不清楚,推测是某些婴儿的自主神经控制功能不佳,趴睡时无法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因而造成窒息或猝死。近来研究的新发现是,基因变异也可能是造成婴儿猝死症候群的一部分原因。基因变异可能造成心脏离子通道病变,近一步引起心律不整而造成婴儿猝死。另外,基因变异也可能造成自主神经的调节失常,而造成婴儿对周遭环境的压力无法调适而猝死。
原因推测
目前有几个原因可能与此有关,但官方或专业机构组织均先将其列为推测
现代的几种理论推测是:1呼吸不规律的发作时间异常的拖延(这种情况本身就多发于许多新生儿或未熟儿身上),结果导致呼吸暂停。。。2少量胃内容物被吸入呼吸道,引起过分强烈的神经压力。。3喉下结构暂时闭合,导致气道梗阻。。4对呼吸道内细菌的毒素(这里指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那些)的防御能力减弱。。5环境过冷或盖被子盖太厚了,导致体温调节故障。。
[...]
嬰兒猝死症候群 / 婴儿猝死症候群: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
注 音
ㄧㄥ ㄦˊ ㄘㄨˋ ㄙˇ ㄓㄥˋ ㄏㄡˋ ㄑㄩㄣˊ
漢語拼音
yīng ér cù sǐ zhèng hòu qún
釋 義 ▶️
造成嬰兒早夭的一些病症。病理原因尚未明瞭,可能是牛奶過敏、免疫障礙、病毒感染、甲狀腺失調等。
[...]
Plötzlicher Kindstod:
https://de.wikipedia.org/wiki/Pl%C3%B6tzliche...
Der plötzliche Kindstod, plötzliche Säuglingstod oder Krippentod (lateinisch: mors subita infantium) ist das unerwartete und nicht erklärliche Versterben eines Säuglings oder Kleinkindes, das zumeist in der (vermuteten) Schlafenszeit des Säuglings auftritt. In den Industrienationen gilt er als häufigste Todesursache von Kleinkindern jenseits der Neugeborenenperiode. Früher wurde er auch „Thymustod“ genannt.
Der plötzliche Kindstod tritt am häufigsten im ersten Lebensjahr auf; 2 bis 6 % der Todesfälle ereignen sich allerdings noch im zweiten Lebensjahr.[1]
Der Begriff ist auch bekannt unter der englischen Abkürzung SIDS (von engl.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Eng verknüpft damit ist auch der Begriff near-SIDS bzw. near-missed-SIDS, was dem im Deutschen häufiger gebrauchten ALTE (apparent life-threatening event – akutes lebensbedrohliches Ereignis)[2] entspricht, das für primäre Schlafapnoe im Säuglingsalter steht.
[...]
猝死 :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6%AD%BB
◎ 猝死 cùsǐ
[sudden death] 医学上指由于体内潜在的疾病引起的突然死亡
[...]
百度百科
猝死 科普中国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
猝死: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
字 詞 猝死
注 音 ㄘㄨˋ ㄙˇ
漢語拼音 cù sǐ
釋 義
身體內潛伏有進行性疾病,受到外在刺激或未受刺激時突然發作,致使表面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死亡,稱為「猝死」。多由心臟、血管方面的病變所引發。
[...]
猝然: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
注 音
ㄘㄨˋ ㄖㄢˊ
漢語拼音
cù rán
相 似 詞
似突然、忽然
釋 義
突然、出乎意料。 例一聲巨響讓他從睡夢中猝然驚醒。
[...]
猝然: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7%84%B6
猝然 词语解释
解释
◎ 猝然 cùrán
[suddenly;unexpectedly] 突然地,出乎意料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
猝發 / 猝发: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
字 詞 猝發
注 音 ㄘㄨˋ ㄈㄚ
漢語拼音 cù fā
釋 義
忽然發生。如:「戰爭猝發,迫使政府改變原訂計畫。」
[...]
猝發 / 猝发: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7%99%BC
◎ 猝发 cùfā
[burst] 在视线范围以外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突然增加
[...]
猝不及防: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4%B8%8D%...
猝不及防 cùbùjífáng
[be taken by surprise] 情况发生得突然而来不及防备
猝不及防 成语解释
猝不及防
【解释】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近义词】措手不及
【反义词】防患未然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
猝不及防: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
注 音
ㄘㄨˋ ㄅㄨˋ ㄐㄧˊ ㄈㄤˊ
漢語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釋 義
突然發生而來不及防備。 例這件事發生的太突然了,讓人猝不及防。
[...]
猝不及防: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
字 詞 猝不及防
注 音 ㄘㄨˋ ㄅㄨˋ ㄐㄧˊ ㄈㄤˊ
漢語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釋 義
忽然發生,來不及防備。如:「敵方趁夜偷襲,聯軍猝不及防,下令撤退。」
[...]
jmdn auf dem falschen Fuß erwischen:
https://www.redensarten-index.de/suche.php?su...
Bedeutung;
jemanden unvorbereitet erwischen;
jemanden überraschen / ertappen;
zu einer ungünstigen Zeit erscheinen;
ungelegen kommen;
[...]
jmdn auf dem falschen Fuß erwischen:
https://www.openthesaurus.de/synonyme/(jemand...
[...]
(jemandem) ungelegen kommen · (jemandem) Ungelegenheiten machen · zu einem (denkbar) schlechten Zeitpunkt kommen (floskelhaft) · zur Unzeit kommen
· (jemanden) auf dem falschen Fuß erwischen (ugs., fig.) · nicht (gerade) im günstigsten Moment kommen (ugs., Understatement) · (jemandem) nicht in den Kram passen (ugs.)
· nicht passen (ugs.)
· (gerade) schlecht sein (ugs.)
· (gerade) stören (ugs.)
· (gerade) (etwas) ungünstig sein (ugs.)
ASSOZIATIONEN:
[...]
auf dem falschen Fuß erwischen (fig.) · überfahren (fig.) · überraschen · überrumpeln
[...]
auf dem falschen Fuß erwischen (fig.) · (jemanden) kalt erwischen · nicht gefasst sein auf · nicht gerechnet haben mit · nicht rechnen können mit
· nicht vorbereitet sein auf · (jemanden) unvorbereitet treffen
ASSOZIATIONEN:
[...]
猝爾 / 猝尔: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5%B0%94
◎ 猝尔 cù’ěr
[suddenly] 突然, 忽然
猝尔仙去
[...]
猝倒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C%9D%E5%80%...
医学术语
猝倒症(cataplexy)指不伴有意识丧失的短暂的瘫痪,由突然的情绪反应引起,是睡眠障碍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为头前倾或倒地,肌张力降低,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宾斯基征可呈阳性,但意识清晰,短时即过。情绪激动、突然精神紧张及大笑等均可诱发。常伴随发作性睡病出现。
基本信息
外文名
cataplexy
诱因
情感亢奋诱发
能否治愈
猝倒症并非严重疾病,但无法根治,患者多于青春期初次发病,终其一生都难以治愈。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或低级别的滤过性病毒感染等有关。狂喜、悲伤、愤怒、恐惧等强烈情绪,可诱发猝倒症。患有发作性睡病者,特别易患此症。
临床表现
主要为突然发生局部性肌张力减退和运动抑制。通常由突然的情绪激动、大笑、恐惧或愤怒等强烈感情刺激所诱发,表现为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患者因突然肌无力而跌倒,或头部突然失去肌肉张力而向后仰或向前低头,或突然面部肌肉张力丧失而导致面无表情,说话模糊不清。但患者意识清楚,不影响记忆,呼吸正常,醒后恢复完全。发作时间通常少于1分钟。患者发作时,若被他人触动身体,即可中止发作,也有患者需用力晃动后,才可恢复。
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脑脊液正常。脑电图发作时可有阵发性慢波,清醒时正常。头颅CT或头颅MRI多数正常,若由丘脑病变引起者,可出现丘脑内部占位或局部萎缩。体格检查示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
诊断
1.病史
患者大多有发作性睡眠障碍病史。
2.临床表现
常在情绪激动时发作,表现为四肢突然软瘫,不能站立,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恢复正常,不伴意识丧失。
3.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示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
[...]
猝倒 - 猝倒症:
猝倒(cataplexy),异相睡眠障碍。发作时全身肌肉张力突然消失,病人摔倒好像是从清醒状态突然进入异相睡眠阶段,持续几秒钟甚至几分钟。可以看作是发作性睡眠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不同于发作性睡病。情绪变化是主要诱发因素,如生气、大笑,或突然完成某一动作,如试图抓住从身边飞过的物体等。有研究表明,它与宗族遗传有关。苯丙胺、丙咪嗪等精神药物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说明此类病人需增强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苯丙胺可促进单胺类递质的释放,丙咪嗪可抑制突触间隙中单胺类递质的浓度增高,从而提高神经信息的传递功能。两种药物的疗效说明,此病与异相睡眠脑化学机制障碍有关。
[...]
猝倒:
https://www.zdic.net/hans/%E7%8C%9D%E5%80%92
◎ 猝倒 cùdǎo
(1) [cataplexy]
(2) 过度兴奋引起的肌张力突然消失,如过度愤怒或大笑,也常与极其想睡眠有关
(3) 疾病突然发作所引起的虚脱状态
百度百科
猝倒
猝倒(cataplexy)
异相睡眠障碍。发作时全身肌肉张力突然消失,病人摔倒好像是从清醒状态突然进入异相睡眠阶段,持续几秒钟甚至几分钟。可以看作是发作性睡眠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不同于发作性睡病。情绪变化是主要诱发因素,如生气、大笑,或突然完成某一动作,如试图抓住从身边飞过的物体等。有研究表明,它与宗族遗传有关。苯丙胺、丙咪嗪等精神药物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说明此类病人需增强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苯丙胺可促进单胺类递质的释放,丙咪嗪可抑制突触间隙中单胺类递质的浓度增高,从而提高神经信息的传递功能。两种药物的疗效说明,此病与异相睡眠脑化学机制障碍有关。
[...]
苗期猝倒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97%E6%9C%...
植物苗期主要病害
哈茨™木霉菌根部专用型 产品背景: 哈茨™木霉菌是由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BioWorks. Inc.)生产的纯微生物杀菌剂,可以用来预防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黑根霉和柱孢霉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哈茨木霉菌T-22株系,木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微生物,哈茨木霉菌是木霉菌中应用最早最广的一个菌种,哈茨木霉菌T-22株系是人工修饰的株系,是由T95株系和T12株系为父本通过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人工杂交株系。T95株系对植物根系的缠绕能力和定植能力强,T12株系对病害的防治能力强,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将其两者的优点结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了根系缠绕、定植、病害防控能力皆优的株系T22,同时获得了其父本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能力,可以在沙壤土和粘性土壤中良好的定植繁殖,使T22的应用更具适应性。
中文名
苗期猝倒病
主要危害作物
茄子,番茄,辣椒
主要为害部位
幼苗
简介
苗期猝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可为害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甘篮、芹菜、洋葱、菜豆、莴苣等多种蔬菜幼苗。
症状
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发生规律
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连续15℃以下的低温数天以上时,则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
防治措施
猝倒病防治应着重搞好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加强苗床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发病。
(1)种子和土壤消毒。
(2)以电热线加温苗床或用其他方法使床土增温至20-30℃,促苗加速生长成壮苗。并要注意加强苗床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或苗床表土撒草木灰,降低湿度提高土温。
(3)及时拔除病苗深埋,再以药土撒苗床消毒。药土用铜铵合剂为好,制作方法:硫酸铜50克,掺加碳酸氢铵375克,两者混合均匀,再掺加硝石灰(石灰面)100克,混合后以塑料袋装好,封闭袋口,密闭24小时。后掺加5千克细土,可均匀撒苗床10米2,撒后搂锄苗床,掸去幼苗叶片上的药土,并注意通气,排除多余氨气
[...]
猝倒病 - 苗期猝倒病, 倒苗, 霉根, 小腳瘟 / 小脚瘟, 立枯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C%9D%E5%80%...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简介
由腐霉属(Pythium)、 疫霉属(Phytophthora)、丝核属(Rhizoctonia)等真菌引起的苗期植物病害。可影响幼苗生长,严重时造成缺苗甚至毁种。 不同种类的真菌引起不同的症状。腐霉属和疫霉属侵染幼苗的茎基部呈水渍状变软,使之迅速萎蔫,最后茎基部呈线状缢缩。有时子叶尚未表现症状即已倒伏,故名猝倒。以瓜类幼苗最常见。由丝核菌引起的苗病一般称为立枯病,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使幼茎萎缩直至幼苗枯死,一般不立即倒伏。受侵染子叶也可产生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茄科、十字花科作物和棉苗的立枯病发生较普遍。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都是土壤习居菌,是一类弱寄生菌,寄主范围较广。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残组织内存活,作为侵染循环的初次侵染源。腐霉菌和疫霉菌也可由卵孢子或厚壁孢子在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和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病菌主要通过灌水或土壤耕作传播。病原菌的生长适温范围较大。幼苗生育状况不良、抗逆性差时,就易发病。 防治主要靠良好的土壤耕作,避免土壤过湿,加强苗期管理增强幼苗抗逆性;同时避免使用旧床土育苗,注意田间清洁和进行土壤消毒。
猝倒病是苗期最常见的病害,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缢缩,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使幼苗贴附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猝倒病适宜发病的地湿为10℃,低湿对于西瓜的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幼苗子叶中储存的养分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
症状识别
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者),初为水渍状,并很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即为烂种或烂芽。病害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病菌侵染后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色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使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状。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
发病条件与规律
本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营腐生生活。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湿度大时,病苗上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虽喜34℃高温(30~36℃),但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滴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靠雨水、喷淋而传播,带菌的有机肥和农具也能传病。病菌在土温15-16℃时繁殖最快,适宜发病地温为10℃,故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浇水后积水处或薄膜滴水处,最易发病而成为发病中心。
常见作物
猝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管理粗放引起,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该病除为害辣椒茄科蔬菜外,瓜类、莴苣、芹菜、白菜、甘蓝、萝卜、洋葱等蔬菜幼苗均能受害。
防治方法
1.育苗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育苗。苗期喷施500~1000倍磷酸二氢钾,或1000~2000倍氯化钙等,提高抗病能力。
猝倒病
2.加强苗床管理根据苗情适时适量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要设法消除棚膜滴水现象。加强苗床管理用肥沃、疏松、无病的新床土,若用旧床上必须进行土壤处理;肥料一定要腐熟并施匀;播种均匀而不过密,盖土不宜太厚;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需洒水时,每次不宜过多,且在上午进行;床土湿度大时,撒干细土降湿;做好苗床保温工作的同时,多透光、适量通风换气。
2、药剂防治
猝倒病多发区,在打足底水的苗床上,每亩喷用38%恶霜嘧铜菌酯25ml-50ml,然后筛撒薄薄一层干土,将催好芽的种子撒播上,再筛撒细土进行覆盖。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淋,每米2喷淋药液2~3千克。发病时用铜铵制剂400倍液,效果也好。药剂防治于病害始见时开始施药,间隔7-10天.一般防治l-2次,并及时清除病株及邻近病土。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41%聚砹·嘧霉胺800-1000倍液或门神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水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吗琳·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800倍液。为减少苗床湿度,应在上午喷药。
3、稀释倍数:
[...]
猝倒病 - 苗期猝倒病, 倒苗, 霉根, 小腳瘟, 立枯病: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C%9D%E5%80...
猝倒病,俗稱倒苗、霉根、小腳瘟,是一種會導致植物突然倒伏的疾病,引發此病的病原體有很多種。它是一些農業作物在苗期易發的疾病之一[1],最終可能會導致作物大面積死亡。[2]
患此病的植物幼苗會從莖部近地面處軟倒,受害部位可能會出現暗色病斑[2],此時作物的葉子可能尚為綠色。而病因相似的情況下,如果植物已經發生木質化,病菌從其根部入侵,就如出現作物枯而不倒的症狀,此時稱立枯病。[3]
[...]
Keimlingsfäule; Wurzelfäule; Stängelfäule; Kolbenfäule:
https://de.wikipedia.org/wiki/Keimlings-,_Wur...
Keimlings-, Wurzel-, Stängel- und Kolbenfäule ist eine Pflanzenkrankheit, ausgelöst von verschiedenen Pilzarten (Fusarium sp., Helminthosporium sp., Nigriospora sp.).
Schaden
Schadbild
Bereits an Keimpflanzen diffuse bis streifige Braunverfärbungen an Wurzeln und Stängelbasis (Fusarium sp.). Vereinzelt schwärzliche Stängelbasis, gekoppelt mit Vergilbungserscheinungen (Pythium sp.) oder mit länglichen, wässerigen Flecken auf Blättern (Helminthosporium sp.). Ab Milchreife absterben der Blätter von unten nach oben. Je nach Sorte und Erreger ist vorwiegend das Markgewebe in den untersten Internodien zersetzt und von weißem bis rosarotem Mycel durchwuchert (Fusarium sp.), oder die Knoten sind verbräunt und gummiartig weich, wobei zunächst die obersten erlahmen (v. a. Fusarium graminearum). Die Kolben können schlaff nach unten hängen und weisen vorzeitig dürre Lieschen auf. Nach Feuchtperioden sind einzelne Körner oder ganze Zonen von weißlichem bis rosa Mycel befallen, das die Lieschen durchwächst und äußerlich sichtbar werden kann (Fusarium culmorum, Fusarium graminearum, Fusarium moniliforme u. a.). Gelegentlich tritt auch schwarze Kolbenfäule (Helminthosporium sp., Nigriospora sp.) auf.
Bedeutung
Die Krankheitserreger kommen überall vor, erlangen aber in wärmeren Gebieten eine größere Bedeutung. Dank der Saatgutbeizung treten Auflaufschäden nur bei unsorgfältiger Bewirtschaftung auf. Ein mittlerer bis starker Stängelfäulebefall behindert die Wasser- und Nährstoffversorgung und führt zu mangelhafter Kornfüllung und Notreife. Erkrankt hauptsächlich die Stängelbasis, brechen die Stängel bei geringster Belastung, was schließlich Ernteerschwernis und -verlust bedeutet. Die durchschnittlichen Ertragsausfälle werden mit etwa zehn Prozent angenommen, können jedoch bis zu 35 Prozent ausmachen.
Biologie[Bearbeiten | Quelltext bearbeiten]
Wirtspflanzen: Alle Getreidearten und Mais, vermutlich auch Gräser und zum Teil Pflanzen anderer Familien.
Lebenszyklus
Die Pilze überwintern auf dem Saatgut und auf befallenen Pflanzenresten im Boden. Fusarium culmorum kann auch saprophytisch auf Nichtwirtspflanzen überdauern. Die Infektionen erfolgen hauptsächlich über die Wurzeln, gelegentlich aber auch über Wunden an Stängelbasis und Blattansatzstellen. In den Stängel eingedrungenes Myzel zersetzt das Markgewebe zwischen den Leitbündeln und kann von unten nach oben fortschreitend in alle Knoten sowie in die Kolben wachsen. Von freiliegenden Myzelpolstern (Stängelverletzungen, Kolben) können Konidiosporen mit dem Wind oder mit Regenspritzern verbreitet werden.
[...]